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6的文章

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 2016)

圖片
電影海報 以為只是愛情歌舞劇,結果更聚焦在追夢路上的戀人,如何彼此鼓勵;現實的孤注一擲與挫敗反覆中,如何在抉擇中割捨,在魔幻中癒合。 大量面對好萊塢美好年代的致敬,老片梗與拍攝場景;以爵士樂的變與不變,帶入夢想的堅持 vs 迎合大眾的糊口;以踢踏舞和雙人探戈等舞步,跳出二人的相知相惜。影片節奏明快,艾瑪小姐演技精湛。 當然,這部片和近期重拍的「泰山」一樣,擔任救贖的英雄與能者,依舊是白人,雖然背景裡的族裔演員更加多元,但好萊塢血統純正的白馬王子與公主之定式,仍未改變。 無論如何,場景調度和音樂是煽情的。 如果你曾有夢或正在築夢,不妨進戲院放心哭一下,因為接近靈魂的音樂,有些力量。 Emma Stone 獨人演唱 "The Fools Who Dream",是自己最喜歡的一段——所有人生中曾經執著的傷痕與疲憊,你知道,都被真實遺留在宇宙之中,成為沃土或者開花。  (以下歌詞摘自 https://goo.gl/WzoL6F ) Here's to the ones who dream 這首歌獻給懷抱夢想的人 Foolish as they may seem 也許他們看來有些愚蠢 Here's to the hearts that ache 這首歌獻給那些疼痛的心 Here's to the mess we make 這首歌獻給我們闖下的禍 She told me 她告訴過我 "A bit of madness is key 我們都需要瘋狂一下 To give us new colors to see 如此我們才能看到更多彩的世界 Who knows where it will lead us? 誰知道我們會被它帶往何處 And that's why they need us" 這就是為什麼世界需要我們這種人

這種天氣

圖片
這種天氣 適合赤條條地做愛 適合推著嬰兒車出門曬太陽 適合坐在咖啡店外靜靜抽一根菸 適合上山下海奔跑流汗 這種天氣 有人撐著虛弱固著意志 有人依傍恐懼出戰愛恨 有人流淚憤怒擔憂明天 這種天氣 我們和愛人朋友家人手牽手 也和看不見的思緒制度肩頂肩 看妳細緻的皮膚肌理 窗簾縫隙塞進刺眼的陽光 我們愛撫親吻將一切融化 如牡蠣吐潤 生活裡各種暗晦閃亮 這種天氣 我們選擇激情轉化 長出層層綿密的溫柔 那是能時時回味 身體深處的力量

請多多支持熱線晚會,快來買票吧!

圖片
今年 熱線晚會 賣票的情況不甚理想,因為晚會的籌款是每年熱線經費的重要來源,還需要大家多多支持。 那天遊盟在做事件回顧,聊到 2011年鷺江國中的楊同學 ,因為比較陰柔的特質,時常遭受欺凌,後來他跳樓自殺。千字遺書裡,他寫著「 即使消失會讓大家傷心, 卻是短暫的,一定很快就被遺忘, 因為這是人性」。 但楊同學,你選擇在那一年同志大遊行的隔天,打碎自己的肉軀,我們也跟著你心碎⋯。至今,我都記得大家齊聚在你母校門口,那一場集體哀傷、相互傾訴療癒的聚會。 永遠做得不夠多,特別是對生活相對封閉、資源可能進不去的青少年LGBT。2010年底,屏東一對女同志學生相約在車城輕生,2011年是你,1994年則是北一女中的林青慧與石濟雅,2000年是玫瑰少年葉永鋕。二十年了,青少年LGBT被歧視、霸凌、生命的隕落,依舊在全台各地上演,每隔幾年出現。 同志遊行能幫到任何一個LGBT社群中的你我嗎?熱線的入校教學,可以減輕年輕生命的險境嗎?一路以來,總是質疑著自己,質疑著意義。 但不做,就什麼可能都沒有了。 熱線與遊行在有些議題帶頭往前衝,為最小眾的撐開一點空間;所帶動起的弧形安全網,盡可能地張開,希望稍稍接住墜落低谷的人,緩一緩。 如果你/妳支持、關注LGBT運動,碰巧也在台北,歡迎來看一看,這一年熱線做了什麼;同時很多服務,沒有你我的參與,將無法繼續下去,希望大家能以實際的行動支持 m(_ _)m 點我買票

《背離親緣》—那些與LGBT和台灣現時交織的

圖片
這篇稿子斷斷續續寫了三天。每天會多一點細節或想法,導致文章越來越長(汗)重點是:這套書很棒,別被厚厚的頁數嚇到。閱讀的過程獲得很多,不時停下來回想自己的生命。分享給對自己或世界感到疑惑、需要力量的朋友 : ) 上下冊加起來近千頁的 《背離親緣》 ,感謝熱線夥伴召集了讀書會,不僅有機會好好讀完,也在大家相互的督促下,加進許多實務經驗和生命故事的視角。 提到此書作者安德魯・所羅門( Andrew Solomon ),很多人並不陌生,因為他在 TED 上有二支著名的演說:「 沒有接受的愛,是愛嗎? 」、「 煉造意義,建構價值 」。他從同志身份出發,自生命經驗提出反思與辯證。還記得第一次聽他說出 “Forge Meaning, Build Identity”,被帶動起的熱情與感動——誠懇而具有撞擊力的生命故事,往往是這樣的,當事人透過回顧進行整理與療癒,旁觀者也被帶動反身檢視自己的議題與缺憾。 乍看《背離親緣》(Far From the Tree: Parents, Children and the Search for Identity)的書名,以為這是一本談親子關係的書,但沒有主體亦無從反叛,所以英文書名寫著「尋找認同」——「你內在的東西若能彰顯,內在的東西將拯救你;你內在的東西若不能彰顯,內在的東西將毀滅你」(《多默福音》。上冊,頁 21)。 此書聚焦書寫的對象很酷兒(queer),對我來說,是大多數人並不了解、甚至被視為「怪胎」的族群——聽障、侏儒、唐氏症、自閉症、思覺失調症、身心障礙、神童、遭姦成孕、罪犯、跨性別——我們也許聽過這些詞彙,但對於這些疾病的成因、呈現的樣態、連動引發的生理苦痛與障礙、認同/文化的形成等等,未必了解。這些詞彙各成一章節,作者從前述的各個面向切入,帶入一個又一個家庭的故事,於是每個詞彙展現出立體的喜怒哀樂憂恨的生命,也呈現出各種元素與成因的傾軋,抉擇之不易、難有對錯。作者以「孩子」和「父親」作為開頭和結尾,回到自己的同志身份,也回到身份政治(identity politics)的辯證與力量。→ 繼續閱讀

[紀錄片] 我和我的 T 媽媽—熱線老同小組場紀錄

圖片
(片花) 其實 NHK 播送時,在網路上看了一部份。但台語發音搭上英文字幕的違和感太重,正好熱線的老同小組有放映的機會,即便是用電腦投影和陽春喇叭擴音,畫質音質都不好,但和圈內的大家一起看,氣氛和映後座談肯定精彩。 約五十分鐘的紀錄片,故事一如直白的片名,處理的是導演黃惠偵和她的T媽媽之間的關係。父親家暴、母親帶著二個女兒離家躲避,生活的現實壓力,加上被迫進入婚姻的女同性戀,各種議題交織。 T媽媽為了生活,加入牽亡團,從辛苦的下腰練起,直到成為法師,為了生計,二個女兒從小也加入。導演說她六歲就進入了職場,現在四十歲應該可以退休了(笑)至於妹妹和她的二個女兒,也是從小邊玩邊學。牽亡是個即將消失的職業,相比於現在很紅的陣頭或電音三太子等等,喪亡陣頭裡也有階級之分,而牽亡通常是最低階層糊口的選擇。 影片的章節依序是招魂、超渡、入土,隨著關係的詢問與演進,推移著。其中一場餐桌的戲,導演將多年來的疑問「媽媽,妳愛我嗎?」直直丟出,也說出小時候父親對自己性侵的過往。媽媽沈默不語,但凝重的表情傳達著痛苦。導演說,這場戲是她拍片潛藏的動力、也是最主要要處理的議題—— 試著相互坦白一切、改變關係 。她將這場戲留到很後面才拍,因為理性上搜集的素材已經能成完整的故事,這場拍不成也沒關係;感性上則是自己也在醞釀準備這最後的一刻。 這場戲誠實、直面,衝撞議題的力道十足,讓人感到疼痛。如果說紀錄片的拍攝過程中,攝影機是一種侵入性的武器或工具,這場戲導演特意安排了三台攝影機的大陣仗、卻獨留二人的現場——是對母女二人的逼迫和面對。 也因為這樣的述說和開誠佈公,過往的傷痛才有解決的可能——家暴和性侵都不是受害者的錯,即便媽媽一輩子仍遭受家暴後續的傷害,男人死去之後陰影依然;而導演則以為媽媽不喜歡她,才讓她和爸爸一起睡⋯⋯。有人問,如果爸爸還在,對這部片的影響?導演說,應該是對媽媽的影響比較大,因為她至今仍活在恐懼中,男人的逝去才讓一切有被述說與療癒的可能。(也推薦這篇專訪: 《不再沉默》的倖存者──陳潔晧:我用生命證明,痛苦的記憶不是忘記就會過去 ) 這場戲的確改變了母女關係,甚至是整個家族的關係。因為拍片,媽媽有機會重新和手足們第一次一起掃墓,導演也詢問了阿姨、舅舅們對媽媽是同性戀的看法。 「自從我十歲時,有長輩對我說,妳媽是同性戀,是不正常、變態,我就決定我一定要為媽媽做些什

愛重逢以後(Valley of Love, 2015)

圖片
預告片 一對離異的夫妻,因為過世兒子所寄的信,來到加州的死亡谷(Death Valley),兒子在信中寫道:依照我的行程指示,待滿七天,我將在這裡與你們相遇。  荒涼高熱的壯闊風塵裡,只見伊莎貝雨蓓和傑哈德巴狄厄,以一對標準怨偶的吵罵開場——伊莎不斷內疚著身為母親的失職,探究、追問、挖掘著兒子在世的蛛絲馬跡;傑哈則是傲嬌地抗拒,不願面對本就疏離的兒子,卻在一層又一層的情感逼視中,承認自己需要伊莎,也愛著兒子。 整部片以夫妻二人的對話為主軸,敘事和景色平實,一分一秒隨著二人的走動和話語鋪陳。但在看似沒有一點修飾的真實之下,卻又帶著怪異的況味,如同信中的預示。  兒子住在加州,是個男同志,和離異的爸媽疏離,卻也在信中強調自己深愛著他們。母親的焦慮,顯示在「他是因為愛滋而死嗎?」的問句。朋友說得好,伊莎的表演總是很滿,在她過往的作品中,那種歇斯底里、情緒豐銳的演出方式,並不是每個觀眾都能承受,我的腦海也滿印著當年「鋼琴教師」在年輕歲月帶來的震撼。 傑哈則是挺著大肚子,滿頭大汗,一臉嚴肅陽剛的神情。他在夜晚的路上,遇到一位外型怪異的女子,不協調的骨頭與身形,一高一低的眼睛,一隻眼還翻露出血色眼底,告訴他,「你即將在這裡死亡」。 是的,我覺得這正是本片的魅力所在,隱隱發散著的酷兒味(queer)。在平實的敘事裡,交雜著不可理喻的預言、隨路衝出的狗兒、酒館裡的激動吼叫、廁所裡的狗頭,還有他們的兒子,總是獨來獨往、卻又留下謎語線索及希望。生活裡其實充滿各種怪異與沒有緣由的示現,因為兒子也因為死亡,他們在人生難得的涼蔭下,停下來,相處、修復、對話。 各自遇見了兒子的閃示,在媽媽的腳上、爸爸的手上,在神智不清明的時刻,被兒子烙印下燒傷般的印記,或許也呼應著,過往親子生活在人生的一種衝動與不成熟的段落中,然而在無法留滯的歲月裡,卻又如此刻骨銘心。 劇中,伊莎與傑哈的角色設定一如他們真實的人生,都是演員,傑哈的兒子並在37歲的盛年過逝。虛實交錯之間,電影好似一捲家庭錄影帶,也是每個 觀者的人生時刻。 「只要愛過一個人,就會一輩子愛他,不會去恨。如果有一點怨恨,那就不是真正的愛。」 伊莎與傑哈在1980年的合作「路路」(LouLou, 1980)

[影。] 丹麥女孩—纖纖男跨女之路(2015)

圖片
預告片 以二位女主角當作電影海報,明示了她們之間絲絲縷縷的愛恨情仇——雖然愛比恨多了很多。 以舉世第一位實踐變性手術的真實故事改編,電影宣傳似乎比較集中在由 Eddie Redmayne 飾演的男跨女角色 Lili 身上,但其實她和 Alicia Vikander 飾演的妻子 Gerda,是不可或缺的雙人舞。 從 Einar 到 Lili Einar 是位風景畫家,最喜歡憑記憶畫老家景色,而對記憶的百畫不倦和他的秘密有關。開場鏡頭帶到他去劇院找舞蹈朋友 Ulla,路過衣帽間,一路走過撫觸著各式華麗質料的衣服,隱隱透露著他對這些服飾的喜愛。 因為臨時當替身為肖像畫家妻子 Gerda 的模特兒,絲襪的撫觸撩撥起他異樣的快感,妻子笑罵他:「別像一個蕩婦一樣!」緊接著,夫妻倆更深入扮裝遊戲,挑衣挑鞋、觀摩學習女人的體態手勢,Einar 化身 Lili 參加宴會,因此吸引同樣在情感上「躲在暗處」的 Henrik。 如果對 LGBT 歷史與文化稍有興趣,特別讀過《藍調石牆T》或看過 Sarah Waters 描寫英國近代歷史的女同作品,對這部電影對話的遣詞用字,應該有種熟悉感——那些含蓄卻又帶著暗示的用語,是種通關密語。 Einar 和 Lili 二種身分的拉扯,越來越深,當然也影響到愛丈夫至深的 Gerda。期間,他們也曾求助醫生,但在 1930 年代,可想而知,做為少數現身的跨性別,得到的是矯正治療、精神分裂的診斷,甚至是關入精神病院的威脅——面對醫學未知的拓荒領域,可以看到科學的有限性及其暴力。 但也因為這樣的暴力和折磨,讓 Lili 越來越強大。 從妻子到姐妹淘的 Gerda 作為主動追求丈夫,從藝術學院到靈魂、生活的伴侶,Gerda 愛 Einar 至深。她也是一路見證 Lili 誕生的親密證人,雖然過程充滿拉扯與傷心,畢竟看著深愛的男人成為女人,最終有自己成為女人的未來想像和情感需求,從愛人到家人,牽扯的情感太過複雜,甚至選擇陪伴的過程也很殘忍。 其中一幕,Gerda 帶 Einar 躲避強制入院,到巴黎尋找事業機會,她聯絡上 Einar 兒時好友 Hans。也才知道,Einar 筆下不斷重複的風景,是因為 Hans 對他的一吻,當時他穿著祖母的圍裙——內心的渴望早早留下印痕,只是在主流的婚嫁社會中被隱藏起來;於是那些風

2016 的我們

圖片
難以想像,坐三望五,還差這麼一點點距離。 感覺二十出頭的生活,仍在昨日;細細回想起來,離家在台北這 15 年,經歷了不少也不多。停留在同一個城市,於是時間的重複與緩慢,對念舊如新的我來說,每一件事每一段回憶,仍是觸手可及的鮮明。 從研究機構正式進入 NGO 服務,有機會接觸更多不同領域、不同年齡層的人。過去遇到的社會運動,比較多血性衝組的勞工、LGBT 議題,如今看到更多服務類型、更多不同議題與長期在這個領域耕耘的前輩,也更明瞭,在各種光譜、各種位置的人們,所思考與行動的不同。而那種多元,可以是相互批判、也是相輔相成的燦爛。 因為護家盟等極右派宗教組織與性別運動的戰爭煙硝,過去的歷史訓練,不時提醒自己,站得遠一點來看。對於仇恨的操作、無謂的對立,相信人的主體能動,更加警醒,畢竟我們都不再是滿足於街頭與口水戰的年紀了;也明白,更多正面的實踐、教育與政策法制的建立,不可或缺。 去年下半年,進入休整狀態,某人與我的身體雙雙發出求救訊號,自己也感受到在運動中間的迷惑與關檻。但要好好靜下心老實休息,實非易事(笑)謝謝身邊長輩和朋友們的陪伴,也陸續認識了一些有趣的人。都說內心所想望的,老天會安排給妳,感謝下半年的沈潛,讓我思考更多自己的位置,究竟怎樣貢獻所長。 2016 年,台灣的關鍵字大概是「公平」——各種資源分配與權利義務的公平。在各種意見的擾攘與推擠之中,不少人試圖找出一條超越性的道路——一個平台、一個自由安全的意見與物理空間、許多共同同意的普世價值,以及有數據有資料的批評與砥礪。 因為同志身份,讓我更了解其他少數議題的艱困與時時遭受歧視的生活中的挑戰;但我也明白,弱勢身份不一定帶來更寬闊的眼界,弱弱相殘仍時常出現,怎樣翻轉社會中約定俗成但並不平等的價值觀與競爭關係,是未來這一年,希望自己的文字能有更多橋樑與溝通的作用。 總是有停歇有迷惘,但我們一直在整理自己,也慶幸並沒有落入坐三望五必定如何如何、僵硬的人生階段的期望;同時也提醒自己更柔軟、輕鬆,注意疼痛的制約、也溫柔款待自己、朋友與這個世界。 如今我們不再是少年,但在生活日日的腳印裡,還有夢,以及孤獨、傷痛與疲憊,無數欲言又止的時刻。 謝謝妳的陪伴與支持,也謝謝那些有風有雨有陽光有陰黯的日子。不論妳們身在遠方或回國加入這塊小島的命運,我不曾忘記牽絆所帶來的力量。 2016,願我們都能平安並且心平踏實的,更接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