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3的文章

從多元成家法案論戰看護家盟「邪惡的平庸」

圖片
11號就寫好的文章,時隔二週,護家盟換湯不換藥的變身路線(如: 下一代幸福聯盟 、 捍衛家庭學生聯盟 )看來不變。 作為不思考、不感知的個人,在任何社會系統的運作裡,是很可怕的。雖然不思考、服從命令的人生,比較輕鬆。 (圖片轉自 拉裘立蓓爾 ) 猶太大屠殺的歷史教訓:邪惡的平庸 2013女性影展播映電影「漢娜‧鄂蘭:真理無懼」,讓人印象深刻。以人文與社會科學為專業的學生,大多聽過這位現代重要的女性思想家,特別是常被人引用的「邪惡的平庸」(the banality of evil)。 電影集中描述,漢娜‧鄂蘭(以下簡稱鄂蘭)參加德國納粹的頭號戰犯阿道夫•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大審的四年經過。曾是納粹軍官的艾希曼,在戰爭期間將上百萬的猶太人送入毒氣室,造成種族屠殺的大規模死亡。流亡他國的艾希曼被猶太特務綁架,並將之引渡到以色列大審,可想而知舉國對他的仇恨。 但鄂蘭作為一名猶太人,年輕時也參加過猶太復國主義活動,卻在參加大審期間,警醒到仇恨作為遮蔽正義實踐的危險,也導致當她提出「邪惡的平庸」論點時,遭致眾多的不諒解與圍剿,因為艾希曼作為頭號戰犯,不正是最邪惡的魔鬼,人人得而誅之? 但認為自己是個守法之人的艾希曼,自始至終主張:「我從來沒殺過猶太人,也沒殺過非猶太人,就這個問題來說──我從來沒有殺死過任何人,我從來沒有下令殺人。」 …… 閱讀全文

[女影二十之二] 女孩轉個彎:看見自己、勇敢愛

圖片
「出櫃、現身、被看見、被正視為什麼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我們的生活為什麼本身就有運動的能量?」謝謝 Nana 的導言。關於宗教,我還有更多正在思索的,希望能與「邪惡的平庸」一起,把權力結構與人的能動/選擇性問題,及「思考」之所以重要,推進得更深入。 引文: 面對這幾年,從 真愛聯盟 到 守護家庭聯盟 ,極端保守的宗教組織,以優厚的財力與人力資源為後盾,傾全力反對性平教育進入校園,也反對多元成家法案的平權,我常想,他們身邊有同志朋友嗎?他們理解LGBTQ成長過程中,極度缺乏支持資源的孤獨、辛苦嗎?他們知道性平教育的推動來自於 玫瑰少年生命的逝去 ?乃至同志大遊行舉辦了 10年,仍然發生因為陰柔的氣質,不斷被言語霸凌而自殺的 新北市鷺江國中楊同學 。讀著守護家庭聯盟成員在法務部座談會上的發言及所動員的連署文宣,真切感覺到他們不聽不看、不嘗試理解。握有權力的領導者,以恐嚇與讓人心生懼怕的手段,來打擊他人的生命;而他人所受的痛楚,造成多少生命的悲劇與殞落,完全悖離了信仰中牧/沐人以善與愛出發的根本,也正是最懦弱的逃避。 ......閱讀完整全文

[女影] 賀照緹:台灣黑狗兄(2013)

圖片
昨晚去看了「台灣黑狗兄」,好感動。裡面有小人物真實的辛勤累積與愛,面對被邊緣化的經濟情勢,如何在夾縫中找出一條足以安穩自給的生存之路。 社頭,根據黑狗兄李東林的說法,台灣約有八成的襪子出自這裡,每二個社頭人就有一個在做襪子,是台灣主要的襪子衛星工廠。家家戶戶之間,形成產業鍊分工。 然而,面對全球化與中國、韓國的威脅,依靠訂單的代工模式受到很大的衝擊。不想關門到菜市場擺攤賣襪,就只能另謀出路,自創品牌。 賀照緹導演擅長在紀錄片裡,從人物出發,牽動出產業鍊的上下游關係,以及其中人物的努力、辛酸與開創的平凡勇氣。 黑狗兄李東林,體育選手出身,一輩子都在做襪子,有著對體育選手的熱愛。兒子就是選手,他與許多發展體育的學校保持良好聯繫,每每開發可以保護並提升戰力的襪子,給他們試穿,並以一雙 50 元加帶 6 個月保固(襪頭鬆了可換)的實惠價,關愛著選手。 維持一家小工廠是辛苦的,自創品牌更是賭注。黑狗兄與科技大學的設計系合作,瞭解襪子的配色與包裝的考量;老師帶他到台北看 show room,實際瞭解別人怎麼包裝?怎麼賣?賣給誰?如何定價?品牌除了必須有好品質,還得有好故事,而這些黑狗兄都不缺。這也是他第一次走出社頭,瞭解自家的品質好,也對品牌的定位與定價,有了信心。 他也拜訪有機棉花的農場主人,希望做出從原料開始,完完全全的 MIT 之襪。 當然,太太的支持,非常重要。太太往往含蓄地說幾句話,開始掉淚,因為要顧機台、聯絡、奔跑於場房間,還要設計、打樣,多年來的辛苦與壓力,不知從何說起;有時,還得遭受丈夫不重視她其實很好的提議,譬如黑狗兄的 Logo 就是她設計的,還有另謀市場出路的襪子娃娃,可愛多變。 其中一幕帶到襪子縫合工廠。正反面的襪面必須縫合在一起,然後翻面。翻一打襪子一塊,所以一天即便工作12小時,月薪差不多九千多元。但這份薪水,卻是家徒四壁的女工,非常重要的經濟來源。 為生存所逼迫的血淚,也是交織起這些家庭工廠的臍帶——認真做到最好,讓襪子產業在社頭長長久久。 這部片的感動,來自於看到眾多台灣鄉鎮的縮影,如何以勞力拼博出過往的經濟奇蹟,同時今天繼續服務著居住在城市的我們。以及對人、對鄉土濃厚的愛,努力讓技術精進的驕傲,珍惜每一分所賺來的錢與來往的人。 最近「社會企業」是個很紅的詞彙。朋友說,其實許多一

8/19 親愛的/片段

圖片
  與妳一起去看 「愛‧上癮」(A Monkey on My Shoulder) 。米拉和賈維亞都是心臟外科醫生,每天得面對巨大壓力的生活,他們有著自由奔放的個性。他們喜歡夜半跳到湖水裡游泳,徜徉在動物園的森林裡。米拉總是騎著機車,帥氣瀟灑;賈維亞則有一雙天才巧手,任何複雜的手術,迎刃而解。然而,酗酒為他帶來麻煩,職場困頓,他要米拉留下原本她並不想要、成為束縛的孩子。  賈維亞持續在失意中狂縱於酒精,米拉因著身孕逐漸起了心境上的變化,她試著安撫並深愛著身邊這個大男孩。然而,一切往悲劇的黑暗裡下沈……。  看著他們愛戀的故事,那麼激動而深沈,生活裡的我們,難以企及。 .... 全文刊於 Queerology

818 人民拆政府現場

雖然今天得上班、無法到內政部現場聲援,但願以昨晚參與現場的文字,讓更多人明白他們的訴求與行動,讓更多人願意關心關注。 公民,加油!被非法土地徵收的受害者,加油! 閱讀全文: queerology - 818 人民拆政府現場

Andre and Dorine. 劇場裡的阿茲海默。

圖片
明後天的場次還有票,大推有空的朋友,體驗一下。 簡單的舞台,三位演員分飾所有角色,面具之外是細膩、富有互動的肢體語言,幽默又哀傷。 演後座談裡,演員提到,阿茲海默症原本只是用來講述老夫妻情感的一個元素,卻在集團創作的劇本裡,在許多即興演出的抽取中,阿茲海默長成另一個主角。 於是往時愛情的美好,對比阿茲海默在生活中造成的種種改變--失憶、失智--衝擊性極大,讓觀者翻騰著自己。 據說,二年半來,這個年輕劇團的第一齣戲,已經巡演18個國家,今天是第161場,平均每週至少演出一次。長時間的重複演出,不顯疲態,我想每一場觀眾反饋的能量也是很重要的。 作為一名觀眾,很幸福地感知久違的、簡單卻深刻、劇場的感動。 摘自@台北藝術節簡介 http://www.taipeifestival.org.tw/Content/FilmContent.aspx?id=5298&BillID=382 「妳才剛滿八十二歲。雖然妳的身高縮了六公分,體重瘦到只有四十五公斤,妳還是如此美麗、優雅、充滿魅力。至今我們已經一起度過五十八個年頭,我對妳的愛意卻是有增無減。最近,我又重新愛上了妳,我再次感覺到內心之中,有一種惱人的空虛,只有在妳的身體貼近我的時候,這種空虛才能夠被填滿。為了體會當中的深意,我必須把我們的愛情故事拼湊起來。正是這段感情,才讓我們得以成為自己,得以繼續苟延殘喘,得以為彼此而活。此刻我寫信給妳,是為了瞭解我經歷了怎樣的人生,而我們相依為命的日子又有著怎樣的意義。」──法國哲學家 安德列.高茲(Andre Gorz)《最後一封情書》 「短短一小時的演出,創意十足,既悲傷又幽默,令人熱淚盈眶。」  ──《紐約劇場》線上雜誌 2011伯明翰歐洲戲劇節 最佳觀眾票選獎與最佳編劇獎 2011哈瓦那國際戲劇節 最佳外國演出獎 只有被人遺忘才是真正的失去。無論美好或痛苦,記憶像拼圖,拼湊出如今的自我,阿茲海默症卻剝奪了人們對記憶的選擇權。當熟悉摯愛變得陌生,該如何面對;沒了回憶,該怎麼想念。其實,真愛沒有離去,只是迷失在回憶的旅途上。 牆面照片訴說著往事,打字機的「嗒!嗒!」聲與大提琴弦音在小房間裡縈繞不止,這些曾經激發安德魯

ICA 引導者論壇:Bill Staples, "Transformation Strategy"

圖片
今晚參加了定期聚會、分享的引導者(facilitator)論壇,分享者是 ICA 在加拿大的資深引導師 Bill Staples。最近他出版了  Transformation Strategy  一書,是他引導眾多營利、非營利組織,進行策略規劃的故事、經驗與洞見。 雖然晚上只有二個半小時,但他重點提示了策略規劃(PSP)應該注意的流程與要點,並進行了小組演練,讓大家實際感受氛圍。 現場也有Graphic Designer(Jessie),馬上將要點消化、吞吐為圖案式的引導,非常厲害。下方的圖片都是她現場立即畫出來的。 心得:由核心任務 / 價值出發,讓組織內成員看見 mission 與 values 的變與不變之後,說出未來願景(vision),並找出每個人覺得潛藏的糾結與衝突(contradictions),規劃出策略(strategy),最後制訂出 action plans,其中當然有很多討論的方法,但最重要的是:當 transformation 的層面深及「牽涉價值觀的轉變,並進而影響行為的改變」(value-based behavioral changes)的最深層次,那麼大家共同去浸潤、挖掘、溝通理解,需要「時間」培養的過程,就特別重要。即便有方法的技術性協助,但花時間對話、凝聚共識,不可或缺。 越是深層的改變,前置的準備功夫必須越充分。

圖片
(攝於2010/5/4) 在庸常與有用交替的生活裡, 時常懷念你的黑衣純粹 推敲詩聽爵士 抽成噸的雪茄 捲酒香的菸 斗裡是成年的碳 我們瞇著眼享受威士忌的迷途 沈重放佚  醃漬包裹 這一年無常太多 離去都是有信仰的背影 如同你對無用的執著 於是精細狂熱 快感折磨 感官傾斜 謹記瞳孔裡 蝸牛的一滴淚,結晶。

爽歪歪新聞時間:陳子良的同志家庭、香港性平立法與美國的同性戀婚姻研究

圖片
週六早晨照例是爽歪歪新聞時間~~整理了三篇稿子。 第一篇新聞集合 是陳子良的同志家庭。報導裡有出櫃的過程,和認識伴侶、代孕生子的過程。 第二篇 則介紹香港平機會主席周一嶽,近來針對性平立法的一連串發言,可以看到香港近來的立法動態。 第三篇轉載愛白網所翻譯 美國針對同性戀婚姻的多項社會學研究, 有許多有趣的發現,包括:男同志更喜歡主內主外的家庭分工、以及女同性戀有更高的離婚率等等。當然,這只是歐美的在地研究,不曉得台灣又會呈現怎樣的狀況?但前提是:我們的伴侶與多元家庭立法,要先能通過阿阿阿。 話說,伴侶盟要 在凱道上辦桌 了,一起來喝杯立法酒吧~~

2013遊盟幹訓-老同

今天參加同志遊行聯盟幹訓,喀飛分享了熱線撰寫《彩虹熟年巴士》時,老年同志的處境與行動研究,幾個值得思索、提醒自己的地方: 對自身多元實踐的反省 :熱線的老同小組在2005年5月成立,計畫找尋老年同志進行訪談,但空轉了一年都等不到受訪者。為何無法連結?因為我們「用自己的方式」去找尋他們,卻忽略找尋的方式與「訪談」這件事,自始至終只是我們的意義、而非他們生活的脈絡。真地看不到?還是我們的眼界不夠寬、以致他們不願親近? 作為運動者,我們總是希望大家能看見、理解多元樣貌,但自己是否作到? 我們身邊有 LGBT 的朋友嗎?有HIV感染者、中老年同志、性工作者嗎?為何我們認為自己不排斥、不歧視,卻看不到? 往往他們就在身邊,這樣的「看不到」,是否隱含著:其實我們不夠讓他們放心作自己,也沒體會到他們在脈絡中所承受的污名、壓力與恐懼。 因此,活動(遊行)的設計,既然秉持 開放平台 的原則,就更應該 細膩處理能吸引他們的活動細節 ,而非我們的本位主義。 警惕「同質性」 ,特別當朋友群或組織成員同質性高,容易有集體盲點。 看見同志的差異性 ,譬如同志父母中,男同志與跨性別父親的需求,就不相同。許多差異需要更細膩地被看見、被說出來。

關於苗栗大埔...

圖片
※7/18 苗栗大埔張藥局被拆除現場。轉自 漂浪島嶼 。 這個時代好像要大家變成沒血沒淚的人,因為不麻木就會痛苦。 然後,我想到資本主義的原始累積,歷史中那些面孔模糊又無比真實的人,他們是十九世紀工作16個小時的(童)工人,他們是建築美國鐵道的華工,他們是非洲被販賣的廉價奴隸,她們是台灣經濟起飛無數的家庭代工,她們是戰爭中,被軍國主義推向異地山打根的日本女妓……。 然後,我想到那些來自土地的歌,想到盲眼阿炳淒清的二胡,想到那卡西的茶間走唱,想到張懸在每一個現場分享的話語,還有龐克、搖滾對所有醜陋的注視與溫柔……。 總是以最柔軟的心去看見最不堪的,然後從那裡面,長出最樸素堅韌的力量。所以我不害怕尖銳的粗暴割傷生命,因為糙礪的觸感反而如同石牆,給人安心的依靠。 繼續努力著,在現實與藝術與歷史的長河中,種下更多的善。即便歷史的進程時而回返倒退,但最終,持有烏托邦信念者,相信將累積出更多善美花果;不信烏托邦綺念者,則以最揮霍而不保留的姿態,衝破或呈現今生僅有的虛無。 都是誠實地進逼生命。

雜感:2013 同志諮詢熱線晚會

圖片
熱線晚會現場@台北科技大學。 轉自熱線臉書 。 連續參加了幾年同志諮詢熱線的晚會,每一年感受都不同。 因為自己處在不同的生命狀態。和不同的朋友、情人作伴,每一年現場「認親」,越來越多。感覺自己也越來越輕鬆,自在與人攀談著不見的變化。柔軟開放。 因為每年籌備熱線節目的義工組成不同。三個半小時的晚會,至少得塞進七個小組的短片或報告,加上不同團體的表演節目,以及節目間隔之間的熱烈募款。不同義工組成所拍的短片或工作報告,有時讓人感同身受,催淚十足;有時挑戰「性」的舞台極限;有時內容沈重、戰鬥力十足。回想起來,每年的氛圍,差異頗大。 今年的短片,拍得頗有質感。其中 老同小組「老 T 老 G 獻丰華」 ,從一位八十多歲老 T 媽媽的生命記錄,進入過往「穿褲ㄟ」年代。彼時還沒有「同性戀」三字,但他們的裝扮與交友圈,如此自然的存在。即便那個年代,生理女性大多走入婚姻,得為家計奔波,但讓滿堂大笑的把妹技巧:「看到心儀的女生,就騎腳踏車撞過去,不會脫口罵人的,就有希望!」看到那個年代人們的慧黠與務實,Tong 媽的江湖個性與遊走四方,也成為不折不扣的老 T 傳奇。 同運在台灣蓬勃二十多年,但對老同生命的歷史書寫,尤其是女同志,一直所見不多。所以這個短紀錄片,特別讓人感動——不只看到我們年老的模樣,也看到久遠過去,LGBT 社群一直存在台灣的真實——歷史所賦予、認同上的「根」。 家庭小組 依舊維持每年的催淚路線,因為面對家庭出櫃、接受的難,是大多數圈內人的命題。不管運動意識多強、已對爸媽出櫃多久,當老一輩面對社會壓力與自身的脈絡框架,所有的陪伴、情緒的處理化解,是漫長的路。二位愛情長跑 16 年的拉子,決定結婚。在美麗的花園婚禮裡,有來自手足的祝福,姊姊說,這是她看過最多人流淚、也最動人的一場婚禮。雖然雙方都對父母出櫃了,其中一位媽媽也出席了,但公開的現身、祝福,畢竟不易。當二位拉子穿著結婚禮服出場,牽著其中一位媽媽的手,滿場激動的歡呼並鼓掌,多希望能把滿滿的愛與鼓勵,透過掌聲,化為她們的力量。 教育小組的「發聲練習」短片 ,也從另一種不同角度,讓人看見,當熱線義工進入校園進行認識同志的教學,往往也必須面對還不瞭解或接受同志的孩子,生活中的歧視言語或動作;當然,也有在校園裡摸索認同或不知何處說的 LGBT 孩子們,緊張與你相認。 講述外籍HIV帶原者的「我們」 ,也透過微電

12年後。親愛的,收信快樂。

圖片
第一次看戲是2001年冬,仍舊是不習慣台北冬天的高雄孩子。但那一個晚上的激情與激動,每每聽著OST,舞台現場的情緒,如絲如縷。 12年了,回頭看過去的文字,演員與我都是不同的了。對比舞台上的四十年人生,我只走過 1/4,卻更加明瞭那些獨自吐著文字、熱情洋溢的時刻;以及不願回信的靜默。有些記憶,刻意遺忘,於是情節逐漸支離,終至連自己都感到陌生無比。 過去的停留在當下,永遠回不去了——你無法在眼前的人事物,期待或追尋過去的表現,即便他們引誘出記憶中熟悉的味道。 刻意遺忘的過程中,自己也明白,是在歲月中尋找讓自己真正釋懷的解釋,解開心結的真正放下。 而慶幸的,有人陪我進入生活的日常,在瑣碎之中,我們矻磨著過往的渣礪,一個又一個夜晚,時而往前、時而後退,逐漸讓傷口癒合,不再撕裂、不再藏膿。 6/19 晚上所看的演出,感覺演員們相比於第一次,不同的演出方式。同樣的台詞,不同的語氣與情感展現,堆疊起來,依舊是讓人在淚水中,回看自己情感的過程。 期待下一個十年的演出與自己。 [時間] 2004-08-05 21:44 三年前的舊文,時間真快,以為人事物依舊是那麼熟悉的樣子 。 有些感動過去了,就再也找不回來,如同那時的熱情,那時的自己,還有那樣的文字風格…… 。 兩位演員,萬芳和夏靖亭,一位曾是很紅的歌手,她的歌是記憶中的背景音樂,近來時常轉戰劇場,是個很有想法的 、 勇敢的女生;另一位曾是有名的電視演員,經歷鋃鐺入獄後的低潮,再次回到了舞台 。 戲裡,也有著他們的人生吧。 [時間] Sun Dec 30 00:10:10 2001 朋友,而今回答著關於永恆的問題,我想,我是樂觀的 。 也許,我們能如同今晚的舞台劇一般,一輩子「收信快樂」,在分離之後。 「瘦皮猴!」 、 「愛哭芬」 小時候撞倒一次捧著作業簿的她,他送給她一支只削過一次的鉛筆。「上課不能傳紙條 。 上課不能傳紙條。上課不能傳紙條 。 ...」一段傳紙條的小小開頭,傳出了一輩子的,情。 後來淑芬去了美國,正國繼續留在台灣。他們長成了完全不同的兩個人 。 其間的經歷,女的進了修道院學校,退學,上床,拿孩子,進入藝術學校;男的經過青春叛逆的起伏,建中,打架,重考,台大,父親中風,師大公費,當兵.. . 。 只能以破碎的片語,表達一小段過程,而這橫越四十多年的感動,太難形容。

看不見的同志(Les Invisibles, 2012)

圖片
看不見,因為存在未被辨識、述說、書寫。「我們不再沈默,因為他們仍會將我們找出來。我們出櫃、公開生活、爭取權利、也看見彼此,於是我們不再孤單、受害並且害怕,而能像大家一樣有尊嚴地自在生活著。」 導演薩巴斯汀李席茲(Sebastien Lifschitz)聚焦於法國馬賽與巴黎的老年同志,11位受訪者皆出生或經歷過二次大戰,平均七、八十歲。  鏡頭跟著樸實美麗的鄉間風光與碧海藍天,一一走入老人們的日常生活。紀錄片由各自的訪談片段交錯,每位老人、每對伴侶,都有很多時間自白,鏡頭只是淡淡地定格,然後在自然的、不矯捏做作的氣氛裡,老人們談起自己對性向的覺查、第一次性經驗,與對愛情與性的看法,也談社會壓力與歧視對生活造成的變化。 譬如,一位42歲才自覺「擁有自主生活」的拉子(上圖),曾經有段20年的婚姻與4個孩子。那是60年代末的法國,42歲的她適逢女性解放運動的高潮。彼時,法國女性幾代以來為家庭、傳統所桎梏的憤怒不滿,爆發。女人們走上街頭,要求性愛自主——性愛是為了自我愉悅、而不僅是家庭功能中生育孩子的途徑與工具;要求墮胎與避孕的權利,女人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在傳統家庭中被教養起來、天真而沒有太多瞭解和想法就踏進婚姻,幾個月後,她就意識到往後是漫長單調的日子——工作狂的丈夫、被桎梏在家庭中照顧孩子,自己卻感到無比孤單、失去了生命的光彩,沒有快樂與期待。→閱讀全請至 http://www.queerology.net/?p=2318

尋找甜秘客(Searching for Sugar Man, 2012)

圖片
一個神秘的人物。他的音樂在1960年代的南非,成為革命解放的精神啟蒙;在政治高壓、思想被緊密控管的年代,他的歌——帶著民謠搖滾、與一點迷幻,他所撰寫的歌詞——歌詞淺白、偶爾帶著一二個自創字眼,簡單有力地敲動渴望自由的心緒。 封面上的他,戴著帽子、眼鏡,盤坐,沒有人知道他的來歷,在當年暢銷了約50萬張黑膠,並持續佔據暢銷排行榜超過25個年頭,除了黑膠上的歌詞與僅有的廠牌來歷。 他是一個謎團。

反核、搖滾、土農與性權

圖片
三月份參加了二個別具意義的活動:309反核遊行與316麥田音樂會。  從1980年提出核四興建方案,反核運動已二十餘年。今年北中南東遍地開花,粗估走上街頭民眾逾二十萬人。從當年因車諾比事件看見的核災恐懼、貢寮居民的抗議,如今因台電「百廢待舉」的施工品質——官商勾結所造成的百億錢坑,以及燃料棒可能填入運行的核安驚懼——從草根異議到媽媽監督聯盟的有錢人代表;從貢寮鄉親、獨立音樂青年,一個一個攜老扶幼的小家庭上街,反核議題隨著日本福島核災的發酵,成為全民運動。  看著六大隊伍:「核電災民大隊」、「創意行動大隊」、「社團大隊」、「我是人大隊」、「陽光親子大隊」及「政黨大隊」——除了一線災戶,藝文創作者、女權、LGBT、性別議題、動物權、環境、農安、宗教等等性質互異、光譜紛呈的組織團體個人,一起走上街頭。 如同這次反核活動的宣傳方式:除了主辦方的文宣與反核旗的發放,更多則是自發的短片、貼紙、與 FB 的各種設計影像轉載。於是在危及生命生存的前提下,所期盼「超脫藍綠」、不被綁架的公民意識與反抗運動,出現了。... 更多請見 Queerology

ICA團體引導法

圖片
這兩天參加了ICA主辦的"Group Facilitation Methods: the Focused Conversation" (GFM-1)(團隊引導法之焦點討論法),兩整天緊湊的課程,包含理論、工具、應用、案例分享和實際操作的練習,收穫很多。 特別是參加成員來自不同背景——有像我一樣的菜鳥,也有熟悉Coaching、參加過好幾次也演練過不少的老鳥;有執行長、中高階主管、職員、職業媽媽、教授;還有研究機構、一般商業公司、HR領域、接案的SOHO族等等,涵蓋不同職業、年齡、職場經驗、擔任引導者的資歷。 對我而言,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團體,經驗很有趣。應該說,進入到任何團體,如何融入、與人交談、表達意見等等,對自己都是需要練習的事。而多與人相處、多在異質性高的團體,多去留意說話和應對,雖然過程中會有沈默、甚至感到壓抑、挫折的部分,但漸漸的,自己會開放許多,也比較輕鬆自在。   很喜歡這樣有知識學習也有實作的課,並盡量建立在: Discovery Process Inclusiveness Profound Respect (特別喜歡 Larry 對這一點的解釋:不是口頭說說,而是去聽到與看到他人) Positive Field of Energy Commitment to Action 而要如何引導這樣異質性高的團體,進行教學、演練和分享,並不容易。中間也發生學員離開的事件,但衝突都有被面對,也進行了處理。大家的發問和講師的分享,形形色色,更重要的是,自己演練過後,比較知道作為一個引導者可能面對的狀況和挑戰。 就像 Larry 說的,他從10歲應用 ORID 到現在58歲,仍有許多需要學習的——永遠不知道何時才是適當時機,從一個階段往另一階段移動,一切端看團體參與者的表現、反應,以及自己的專注和判斷,來facilitate這樣一個動態的過程。 而我相信,眾多拆解的工具與方法足夠之後,累積運用起來,就是一門藝術了。

情海浮生錄(What Love May Bring, 2010)

圖片
導演 克勞德‧雷路許( Claude Lelouch)從影五十年的第 43 部作品。改編自個人經驗的真人實事,時間橫跨二次大戰及戰後。透過一個法國 女子與猶太律師,導演既用歷史、哲學的眼光,來看 待納粹德國的維琪政府與猶太人;也用透徹的人生情愛來顯現個人在家國之下的無奈、拉扯與超脫。 當贏得戰爭,作為辯護律師也是奧斯維辛集中營受害人,他無法以擅長的鋼琴音樂慶祝。卻只有在贏得刑事謀殺案的訴訟之後,才能回到酒吧,彈唱自在——因為贖獲一條生命,才是真正的歡欣。愛,雖然是一條回返代價高昂的旅程;但愛,才能戰勝一切。 情海浮生錄劇照。從左至右: Raphael, Samuel Labarthe, 奧黛麗達娜 (Audrey Dana), Jacky Ido, Gilles Lemaire, 羅宏庫松 (Laurent Couson)   本片輔以大量的弦樂、法國民謠、爵士,既勾勒出生命因之得到的解救與出口,也為本片製造磅礡無比又動人芭樂的氣勢。 此片中,殘酷戰爭與人性險樂、情愛與政治、人生的哲透與虛懦、電影與大時代的歷史、大器的結構與其中的個人,更迭起伏,一氣呵成。我想到存在主義與新浪 潮,法國電影的魅力始終如此懾人而深邃,卻不難以親近。 而面對戰爭,亞洲地區的我們怕得需要另一個世代,才能成就如此詮釋。 是本年必看電影,不為過。

壁花男孩(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 2012)

圖片
電影在 The Samples 樂團 "Could It Be Another Change" 一曲中,緩緩拉開序幕。 The only time I feel good sinking Is when I'm sinking fast and deep for you You caught me as I was winking Now I think my winking days are through Could it be another change To come and rearrange? Why can't you just feel the way I do? ( 完整歌詞 ) 青春生命中的苦澀與甜美,不易說清楚、也沒必要說清楚的擁抱、示意與純真中,那些苦澀因為 善意與 愛,被擁抱,被吹散在隧道裡隨風而逝的搖滾哀傷。 頗意外的,電影有 Ezra Miller 所飾演的男同志 Patrick。俊美之外,是反骨的調皮和優美的輕狂,即便感情關係中,他是個成熟、背負許多壓力卻勇敢的男同志。 穿插著 經典搖滾樂 ,那些「芭樂卻好聽得要死」的旋律,把青春一點一滴,保留下來。情緒在音符裡燒。 一群年輕人生命的困頓與憂傷,以可愛親暱的節奏,走過。好看的青春愛情——那些永遠都不正確卻刻骨銘心的選擇;好聽的OST( 線上播放 ),每首歌都對應著某個年少當下的懸崖與瀟灑。

漂,那些年

圖片
Hiromi Goto 最近的讀書會閱讀了  Hiromi Goto  的短篇作品 "Drift"。這是一篇母女一起公路旅行的故事——女兒開車帶著母親,在皚皚雪季中,探訪一處洛磯山中溫泉。Hiromi 是一位日裔加拿大籍作家,本身也是擁有二個孩子的拉媽(註一)。受到祖母講述的民間傳說,與父親生活故事的影響,在她的英文短篇故事中,有著日本(東方)特有的、細膩的感情刻畫與幽默,不時穿插驚悚駭人的奇想異喻。在 "Drift" 這篇故事中,可以見到母女相處時常有的世代差異,許多細節令人會心一笑。譬如父親打電話來時,總是過大的吼聲;母親時常覺得女兒脾氣壞,並對不確定的行程感到擔心、害怕;女兒一心一意要帶母親上山,享受自己感受過的美好,並一再提醒母親直面自己「女同志」的身分。故事中的女兒,離了婚,有個孩子,是個女同性戀,喜歡聽母親受不了的搖滾樂。 共宿旅社的相處過程,也很有趣。當二人夜半為了離婚的女兒、是否該打電話回去跟女婿 / 前夫報平安,爭執不下,吵醒了隔壁房的嬰兒,尖銳的哭鬧聲讓她們內疚。但沒多久,隔壁房竟傳來夫妻做愛高潮的聲音,母親覺得與小孩共處一室,這樣做簡直不可思議;女兒卻不甘示弱地回憶自己三歲時曾經也見過父母交疊的身軀。"Stop it!" 母親打斷、制止,但更具爆炸性地卻是 "That's our fault that you - you're with that woman!" 母親不願意把 lesbian 說出口,卻同時展露她的不接受與自責,甚至在之後的故事裡,不自覺地詢問女兒「有沒有用避孕藥?」 ....請到  Queerology   繼續閱讀,謝謝。

第一次心動(Sasha, 2010)——漫談同志移民

圖片
Sasha,一個在德國長大的塞爾維亞移民男孩;Jiao,一個在德國長大的中國移民女孩。他們有著共同的煩惱——為他們操心、保守的父母親。Sasha 的母親一心希望他成為鋼琴家,走上自己無緣踏上的道路;但在父母的殷殷期盼與關愛之外,Sasha 有著不能說的秘密——他是一位男同志。面對家庭的保守高壓,青春期對愛慾的單純渴望,成為高壓之下爆衝的勇氣來源。導演巧妙地將同志的自我認同,與對人生誠實追尋的感動,交織在一起——任何壓迫底下的「所愛」,最終面具龜裂。其中 Sasha 的弟弟與父親,也呈現出二代異性戀對待同志時,觀念、對待的差異,傳統氣概下走火的手槍,被同樣矯捷的身手化解。 .... 繼續閱讀

搖滾預言(Rock Prophecies, 2009)

圖片
被感動的是:那些沈迷於吉他為之誠實的靈魂。每個音符都讓人感覺到彈奏者靈魂的呼吸,來自被群體遺棄後的專注耽溺。還有本片主人翁 Robert M. Knight 作為一位搖滾明星拍攝者,怎樣從參與每個歷史時刻開始,不甘於「僅作為牆壁上的蒼蠅」。Robert 致力提拔新秀、盡可能為剛起步的新樂團免費攝影。對父母肯認的不確定、對「事業」認同的危機和不滿足,以及照顧母親龐大的醫療花費,使得 Robert 一直是不斷翻攪的狀態,就像他所拍攝的每個吉他手一樣——不饜於眼前的技巧成就,永遠「空白一片」。本片也記錄了他一手促成的 Sick Puppies 和 Tyler Dow Bryant 的成功方興。 搖滾樂、藍調吉他、歷史、影像與傳記融合一爐,是燃燒青春和走過創作的見證,即便不安、脆弱,卻很真誠,好像永遠長不大的搖滾樂。 ※ Sick Puppies 因為 Free Hugs 的活動走紅 ※天才藍調吉他手  Tyler Dow Bryant 劇情簡介  美國達拉斯國際電影節最佳觀眾票選獎,各路搖滾巨星現身力挺。 攝影大師勞勃奈特透過手上鏡頭刻畫「齊柏林飛船」、「吉米罕醉克斯」、「滾石合唱團」以及「槍與玫瑰」成名前的舞台風采,更一手將迪斯可癟三及生病狗狗等樂團從沒沒無聞推向搖滾天團的地位。四十年來,他瞄準的經典樂團已累積作品超過二十萬張相片。當奈特偶然發現16歲的吉他新秀泰勒道布萊恩,他即深信找到下一個藍調吉他之神。兩個創作天才因夢想交會而踏上一段不可思議的音樂之旅。 全片帶領觀眾在不同音符與時間之中悠遊,更引領觀眾深入舞台幕後,深層了解「搖滾攝影師」這門行業的心路歷程,過程中勞勃奈特除了與樂手培養出深厚情誼,也望見他在膠卷、光圈與快門轉換之間,捕捉瞬間真實可貴的永恆畫面。 這是一部關於搖滾攝影師如何在工作中吸取力行搖滾精神的紀錄片,也是一段找尋世界各個角落最佳搖滾樂手的旅程。